壽險 大公司神經緊繃
保單評價增添「流動性貼水」,「彗星撞地球」慘況將有轉圜…
2010-11-09/經濟日報/A3版/話題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台灣將於2013年採行國際會計準則(IFRS),首當其衝的產業是壽險業,這個會計新制原本被壽險業視為「比彗星撞地球還可怕」,認為「一旦實施,台灣將無保險業」。不過,近期出現轉圜空間。壽險人士表示,目前IFRS影響數還難以估計,須視「流動性貼水」數值而定,樂觀的話,IFRS甚至可能完全沒有影響。
IFRS上路後,財報每一科目皆採用公允價值衡量(Fair Value Measurement),來評價企業的負債與資產。就壽險業而言,公允價值衡量的標準尚未確定,若以「市場無風險利率」來說,衝擊最大的情況是採行10年期公債殖利率,現行約1.5%。
壽險業因過去銷售的保單預定利率較高,甚至有高達8%、9%的保單,若以目前較低的市場利率折現計算,必須就利差損增提大量準備金,保險公司將面臨沉重的增資壓力。
以台灣壽險市場過去二年的環境來看,不少在台知名的外商壽險公司即因準備金考量撤出台灣市場,一般認為,愈大型保險公司因過去銷售的高預定利率保單愈多,面臨的衝擊愈大。至於衝擊有多大?各家保險公司均視為最高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