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號公報,壽險業多賺136億
2010-10-21 08:47工商時報
【記者王信人/台北報導】40號公報將在明年1月1日上路,資誠會計師事務所估計,由於保險合約重新分類,台灣全體壽險業者的營業收入將減少2成,但是稅前盈餘可增加136億,不過不能分配給股東。
資誠昨天舉辦「保險合約(IFRS 4)」研討會指出,這號公報是參照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 4訂定,全球分為兩個階段實施。我國的第一階段即40號公報,從明年開始實施,對保險業者的影響不大;但第二階段,據其已公布的內容草案,估計對壽險業者的衝擊很大,實施時間由金管會與保險業者協商。
資誠會計師陳賢儀表示,在明年實施的第一階段,保險合約要重新分類,分為保險合約與投資型合約。並要揭露保險合約的風險,估計業者的財務報表頁數,會大幅增加3至5成。
且40號公報規定,禁止保險業者提列巨災平穩準備,因此其盈餘會增加,資誠估計,全部產險業盈餘會增加66億,全部壽險業盈餘增加136億,但這些盈餘都被限制分配,股東只是看得到,吃不到,對投資人的投資報酬沒有實質改變。再者,在現行會計原則下,保險業的營業收入的範圍比較廣,包括準備金收回等等,而40號公報規定,只有業者自留的營收,可以賺錢的營收,才能放進來,範圍變小,故財報上的營收會下降,估計明年全部壽險業營收為2兆7,620億元,比原本會計原則下減少21%;明年產險業營收為853億元,比原本下降58%。
此外,40號公報要求保險公司對保險負債進行負債適足性測試(LAT),估計產險業現行準備金提存已經符合測試結果;而壽險業應在年底前完成測試,若有不足將應一次增提「負債適足準備」,不過影響並不大。
真正具有殺傷力威力是第二階段,因為以前賣保單時,利率在高檔,但現在大跌到1.5%,壽險業的負債因此會大幅增加。至於增加多少?至今沒有人知道,據了解,將是一筆很大的金額。
過去保險負債的衡量是以保單售出當時的法定責任準備預定利率,作為折現率予以計算,第二階段除了保單現金流量與資產相連結的保單外,並不會使用對應資產的投資報酬率,而是在每期重新以當時的市場無風險利率,加計流動性調整對當時所估計的未來現金流量,與風險調整項,進行折現。因此任何財務或其他變數的估計變動,會及時反映在當期的損益表上,造成損益變動幅度擴大。
壽險業投資公共建設,近日放寬
2010-10-21 07:57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引導壽險資金投資重大公共建設,金管會決定放大投資量!金管會內部已初步通過,將放寬壽險業投資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的投資限額,由原先單一投資對象實收資本額或已發行股份的10%,提高到25%,這項辦法近期內即可望展開預告。
壽險業原本建議可成立特殊目的公司(SPV),或以團隊方式去競標政府重大公共建設的BOT案,據了解,部分縣市政府相當歡迎此建議案,且鼓勵壽險資金參與地方重大建設,這部分已移往經建會作整體規劃,不在此次金管會開放之列;同時金管會也不希望壽險業透過投資公共建設,取得或參與經營非金融事業的經營權。
據了解,金管會也規畫,從明年開始,希望壽險業每年新增投資政府債券及專案運用、公共建設的金額,逐年遞增,3年共計要投資1050億元。
金管會這次將修改「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主要修改第七條的投資限額,將單一投資標的投資上限由10%提高至25%,但壽險整體投資公共建設的限額仍是資金的10%不變,對同一對象投資金額也是以資金5%為限。
預定利率達4%,20年期內部報酬率衝上3.29%…
美元傳統保單 夠利high
2010-10-21/經濟日報/B2版/理財百科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新台幣傳統保單保費高昂讓民眾買不下手,趁著美元走弱,壽險業者大推美元傳統保單,美元儲蓄險的內部報酬率在3%左右,但隨著美元儲蓄險競爭激烈,最新推出的美元傳統保單,20年期內部報酬率已飆高至3.29%。
受到低利率影響,新台幣保單的預定利率落在2%至2.25%,相較於美元保單的預定利率還在4%,保費競爭力相形失色。
壽險業者表示,民眾投保新台幣保單的意願下滑,但近期美元匯率不時跌破31元的消息,讓很多銀行大戶願意趁低點拿美元買保單,或是在跌破31元時一口氣換足六年保費所需美元,存在外幣帳戶以供每年分期繳交。
市面的美元傳統保單以「繳費六年、保障終身」的終身還本險為主流,包括國泰、富邦、南山等壽險公司均將這類保單列為業務員銷售重點,大多有複利增額設計,並從投保第二年起開始還本,但各家還本率設計不同,採階梯式,投保年度愈久,還本比率愈高,第六、七年後的還本率還可以到二位數。
就內部報酬率(IRR)的角度來看,據推算,第20年時國壽的添美發年年美元終身保險可達3.1%、南山人壽的美年發外幣增額還本終身保險也有2.86%,都優於新台幣儲蓄險,吸引不少民眾投保。
新光人壽近期則推出「繳費六年、保障20年」的定期還本險「美元加利」,保額採單利增額,前五年每年增一倍,以初期投保100萬美元為例,到第六年時保額累積至600萬元;因為是定期險設計,投保第一年就開始還本,前五年依序發放保額的3%、6%、9%、12%、15% ,第六年起均為20%。
第一階段明年上路,投資合約獲利不列損益...
兩階段實施IFRS 4 衝擊保險業營收
2010-10-21/經濟日報/A20版/稅務法務
【記者陳乃綾/台北報導】2013年台灣將採用國際會計處理準則(IFRS),其中IFRS 4第一階段台灣明年先行上路,保險合約定義大幅限縮,投資合約獲利不列入損益表,業者帳面收入減少,恐衝擊國內保險業者帳面營收下降。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昨(20)日舉辦「保險合約(IFRS 4)的現在與未來」研討會,邀請保險業者商討IFRS 4的兩階段實行內容可能造成的影響。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陳賢儀表示,第一階段仍屬過渡期,採最低要求讓企業能快速適應調整,為進入第二階段做好準備。
IFRS 4第一階段,台灣明年將上路,保險合約定義有大幅縮限,變額年金型合約歸類為投資合約,投資合約獲利則不列入損益表,造成業者帳面收入減少。準備金部分,特別準備負債不再增加,另新增特別盈餘公積。
第二階段則調整保險企業的負債評價模型,採當期估計(current estimate)。保險合約初始確認日不確認首日利得,如有首日損失,計入當期損益。且第二階段並不使用對應資產的投資報酬率,而是在每期重新調整估計未來現金流量與風險調整項,因此任何財務或估計變動將反映在當期損益表上。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精算師劉淑艷表示,第二階段將使保險負債更能反映市場變化,但與現行台灣保險業的準備金計算方式仍有相當差異,保險業者宜妥善評估對財務報表影響。目前台灣尚未公布第二階段實施期程,估計可能在2013年上路。劉淑艷說,以大陸經驗來說,第一階段實施後,市場反應很大,企業要對損益表變化做解釋,才能安撫保險人。
台港韓三地公司標售…紐約人壽 傳花落安達
2010-10-21/經濟日報/A17版/金融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美商紐約人壽出售台、港、韓三地保險公司,壽險圈本周傳出紐約人壽三地保險公司已確定花落美國安達保險集團(ACE),成交價約為5億美元,超過新台幣150億元。
對此,安達保險在台投資的中泰人壽昨(20)日表示,相關作業均由總部負責,台灣方面還沒有接到任何消息。
紐約人壽今年下半年透過財顧公司對外標售,吸引中信金控、博智、宏利、安達保險等買家角逐,僅宏利、安達進入第二階段出價。
壽險人士透露,紐約人壽準備出售台灣等海外投資已計劃多年,安達保險早在三年多前便曾與紐約人壽總部接觸,雖然因故未能成交,安達保險仍一直有意擴展亞洲市場。
這次紐約人壽重啟出售機制,壽險業人士指出,安達保險再次加入戰局,且價格超過原本被看好的宏利金融集團,並不令人意外。
銀行贈品500元上限擬鬆綁增競爭彈性
銀行公會爭取以商品價1/2為限
2010年10月21日蘋果日報
【廖珮君╱台北報導】銀行揪團辦房貸給高額好康,金管會促銀行公會檢討,據了解,多數銀行贊成將目前單一贈品限500元,改以商品價值1/2,或採商品價值的一定比率為限,藉以增加市場競爭彈性。
回饋客戶
中信銀副總陳俊仁說,不同商品應依商品本質、使用目的,不同贈品規範,如信用卡支付本質和借貸產品資金需求,使用目的不同,不能一律限500元,建議採按比率,或回歸公平會贈品以商品價值1/2為限,給市場競爭彈性。
金管會官員說,公平會的贈品規範,應是指一般商品,屬消費性產品,但金融商品有風險、及後續承擔義務,兩者應無法相提並論,看公會完整方向再做討論。
金管會是在8月初發函給銀行公會,發現市場上很多高額促銷手法,如揪團辦房貸,最高回饋7000元刷卡金,恐造成惡性競爭,且已超過公會單一贈品500元自律規範的上限。銀行局長桂先農曾說,金管會對金融機構刺激或勸誘民眾投資,將採取嚴格管制措施。
銀行公會擬以公平會贈品規範為調整方向,贈品以商品價值的1/2為限,多數銀行認為,此規定意味銀行銷售商品,最大利潤是售價的50%,但一般金融商品根本不可能,惟此方向是給予市場自由競爭的空間,也非不好。
貸款類商品不適用
陳俊仁說,這是相當寬鬆的規定,但各銀行「根本不可能」將1萬元售價的商品,拿5000元去當贈品,除非這商品是暴利。
若維持目前單一贈品500元,「這500元的立論基礎為何?也會壓縮市場競爭空間」不會有銀行真得把收入1/2當贈品免費送,但貸款類商品,可能就不適用這類規定。
至於手續費優惠、累積點數、回饋金等,這些並非贈品,這是依客戶相對貢獻,給予回饋,是銀行為了保持客戶長期忠誠度而定,不能納入贈品範疇內。
採取嚴格管制措施
與MassMutual簽約三商行 加碼三商美邦股權
2010-10-21/經濟日報/C1版/金融活動
【台北訊-項家麟】三商美邦人壽最大股東三商行及美商MassMutual 金融集團日前完成簽署協議,由三商集團向MassMutual收購其所持有的三商美邦39.01%的股權,MassMutual則擬購買三商美邦計劃發行的特別股,此項股權移轉將於相關主管機關核准後完成。
三商行為三商美邦創始股東,累積保險經營經驗18年,這次協議為大股東間的股權移轉,三商美邦的法人主體不變,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不變,現有經營團隊及員工權益不變,所有三商美邦的保戶權益不受此移轉影響,所有保單權益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今年獲得天下雜誌評選為百大金融業營收排名第九名、百大金融業股東權益報酬率排名第13名及百大金融業資產成長率第1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