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管會 盯上不當銷售話術 

2010-10-20 01:05 工商時報

【記者王立德/台北報導】金管會緊盯銀行不當銷售再出招!銀行公會近期接獲金管會指示,要草擬銀行販售保險商品時的標準話術準則,以後各銀行銷售時一體適用。銀行公會人士指出,面對各銀行「刺激銷售」動作不斷,金管會近期如臨大敵,對於銷售商品的各項細節錙銖計較,避免銀行衝業績衝得太快,又釀出禍來。

銀行主管指出,金管會近期多次暗示銀行業者,「銷售不要衝得太快。」甚至對轉貸介紹人,辦業務的贈品都有不少意見,就是為了避免「雙卡風暴」等情事再度重演。

但銀行業人士多不表認同,指出金管會太重於「防弊」,卻沒看到太多「興利」的措施,而之前銀行局長桂先農一席言論,認為銀行沒有看過保險商品的設計研發,卻可以兼著搶賣保單更是有失公允,「若販售出現問題,後續解決、賠償事宜都是銀行出面,銀行局的看法並沒有考量此項進去。」

根據近期發函的問卷,銀行公會洽詢各會員銀行對促銷手段的規範,即以「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贈品贈獎促銷額度案件之處理原則」為基準,在限制上相當寬鬆。銀行公會人士指出,「主管機關要管理從嚴,但銀行公會以最寬鬆法條詢問會員銀行,就是要向主管機關反映業者心聲。」

 

壽險業投資公共建設 擬鬆綁

壽險公會爭取逾公司淨值40%上限 金管會:放寬有限

2010年10月19日蘋果日報

【吳靜君╱台北報導】金管會擬鬆綁保險業投資公共建設限制,壽險公會本周四(21日)將找業者開會討論,將保險業投資單一案件不得逾被投資對象持股上限,爭取從現行10%提高到25%、及公共建設轉投資可突破淨值40%上限。

引導資金

金管會保險局長黃天牧說,金管會研議鬆綁壽險公司投資公共建設、新興產業的限制,但是目前還在研議當中,並未與壽險公會有完整討論。據了解,金管會仍期望壽險業以不介入經營為修法的方向。

「期望不介入經營」

壽險公司龐大現金無處可投資,政府又期望引導壽險公司資金可以轉往公共建設上。

壽險公會將凝聚共識,爭取投資單一案件股權,從不得超過被投資事業持股的10%提高到25%,另訂單一公司債投資比率限25%。

盼能放寬RBC限制

另外,壽險公會也將爭取公共建設整體投資可超過保險公司淨值的40%以上。

或投資股權達控制性持股,可不需要從自有資金扣除,避免自有資金因此不足,造成增資壓力,讓個別壽險公司投資公共建設、新興產業有更高的彈性。

同時也爭取投資門檻降低,讓中小型壽險公司公司,或者RBC(Risk-Based Capital,資本適足率)未達250%的保險公司,也可以參與投資。

實踐大學風險管理及保險系主任彭金隆說明,目前整體壽險業可以運用的資金已超過10兆元,但投資在公共建設上,卻未達1%,離法定10%還很遠,若只是增加自有資金投資公共建設的比重,意義不大。

彭金隆說,反而是壽險公司資金龐大,經營公共建設、新興產業公司規模較小,以壽險公司自有資金5%投資,可能就已達單一被投資公司25%的控制性持股,壽險業才會在投資單一公司上,爭取放寬限制。

 

 

利變年金 前九月熱銷3,764

超越去年全年 政府限縮銷售 商品種類大減 魅力將漸減

2010-10-19/經濟日報/B1版/基金理財

【記者葉慧心/台北報導】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收入最新業績出爐,今年前九月利變型年金狂銷3,764億元,超越去年全年的3,004億元。保險業者指出,近期主管機關政策引導利變型年金商品降溫,民眾可購買的利變型年金種類變少,購買難度也較過去提高。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九月保險業累計賣出3,764億元利變型年金保險,占新契約保費9,013億元四成多。

保險業者指出,主管機關限縮利變型年金銷售規定,主要壽險公司9月中下旬起已陸續停售1、2年期的利變型年金商品,現在市場僅提供3年期以上利變型年金商品,但市場魅力大不如前。壽險公會及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公布9月最新業績數據,壽險公會統計,9月單月新契約保費收入(FYP )為1,089億餘元,較8月的1,216億餘元減少127億元。

業者分析,最熱賣的利變型年金商品市場銷售退燒後,9月已反映在新契約保費收入。壽險業9月新契約保費降至393.64億元,比8月的515億餘元少了120多億元,利變型年金銷售金額未來可能更明顯下滑。

其中富邦人壽9月單月新契約350億餘元、再度拿下業界第一;國泰人壽前九月累計新契約保費收入2,644億餘元、則仍穩居壽險業龍頭。

愛車送修 代車險划算

2010-10-20/經濟日報/B2版/理財百科

【記者/葉慧心】一旦發生汽車交通事故,車主除了可能要支付車輛維修費用,最頭痛的就是愛車進廠後無車可用的不方便,產險公司指出,民眾花不到一天租車錢,就能加保代車費用附加險,讓修車期間免煩惱交通問題。

在汽車送廠維修期間,民眾的交通替代方案可能是靠大眾運輸工具、計程車等,雖然大眾運輸工具費用相對較低,但轉乘所需的時間成本會相對提高;搭計程車雖方便,一、二個星期下來,恐怕也是負擔。

產險業者指出,車主除了依法必須投保汽車強制險,還可衡量使用習慣規劃符合需求的任意險,以加強行車保障。

例如因交通事故導致愛車須進廠維修,在維修期間所需支付的交通費用,可透過投保自用小汽車「代車費用附加險」,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

以車禍發生後平均需要七至14天估價、修車估算,車主除了利用大眾運輸工具,也可考慮以短期租車暫時解決愛車送修的交通問題,此時如果有投保代車費用附加險,便可將租車費用轉由保險公司支付。

產險業者建議,開車族投保代車費用附加險。以自小客車為例,每天負擔保費不到3元,便可有每日1,500元的代車費用險。

 

強制險 應加第三責任險

2010-10-19/經濟日報/B2版/理財百科

【記者/葉慧心】政府推行強制汽機車責任保險已十多年,產險專家強調,要認識汽機車強制險,才能讓行車保障更安心。

開車民眾在買車、驗車或換發行照時,監理單位會要求車主提供強制險投保證明。產險業者指出,強制險是政府為了讓交通事故受害者能夠迅速獲得基本賠償,在民國87年起實行的一項強制政策保險。

車主在投保強制險後,只有符合下列三種情形之一時,才可以要求終止強制保險契約:

一、汽(機)車牌照已繳銷或因吊銷、註銷、停駛且牌照已向監理單位辦理繳存;二、汽(機)車報廢;三、汽(機)車因過戶且新車主已投保強制險致發生重複投保。

由於強制險賠付範圍有限,主要保障內容只是在給付受害者最基本的賠款金額(包括傷害、殘廢以及死亡等三部份),對於車禍受害者財物損失以及工作損失都不賠償。依據現行法院判賠經驗,車禍死亡案件平均賠款金額達450萬元,扣除強制險160萬元賠款,平均加害者仍需自行負擔290萬元理賠金額,對一般民眾仍是很大的負擔。

產險業者建議,民眾應加保任意第三人責任保險,加強體傷及財損的保障,投保金額以每人傷害300萬元、事故總和無限額以及財損保額30萬元為基本投保建議。

醫責險 投保率僅一成

醫療糾紛頻傳 但平均保額不到100 業者建議搭配信託防範風險

2010-10-19/經濟日報/B2版/理財百科

【記者葉慧心/台北報導】近年病患意識抬頭,醫療糾紛時有所聞,台灣醫生族群約僅一成有投保「醫師業務責任險」、且平均投保保額估計不到100萬元、保障有限。保險業者指出,醫療疏失行為可能危及病人性命,醫生加強投保專業責任險觀念且可搭配信託,有效防範職業風險。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醫事審議委員會醫事鑑定小組」在92至96年間受理並完成的醫療糾紛鑑定案件,平均每年達430件。

對醫護人員來說,在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工作負擔加重,發生疏失機率也可能提高,加上資訊發達及消費意識抬頭,醫生遭病患控訴風險升高,讓醫護人員責任險重要性日增。保險公司現有相關保險商品包括醫師業務責任保險、護理人員專業責任保險、藥師及藥劑生業務責任保險及醫院綜合責任保險等。其中「醫師業務責任險」是指因執行醫師業務直接引致病人體傷或死亡,依法應由被保險人負賠償責任與抗辯費用。

錠嵂保經指出,截至去年底國內共有5.4萬多名執業醫師、中醫師及牙醫師,去年醫師業務責任險投保件數僅5,824件,投保者只占約一成,每件平均保費為1.2萬餘元,且保費可能因醫師科別不同,有極大的差異。

以平均保費1.2萬餘元來看,牙醫師及中醫師可買到300萬元保額、外科醫師100萬元都不到;若是婦產科醫師,要購足100萬元保額、約需2.5萬元保費。

業者指出,上述保費只是以第一年度保費計算,醫責險保費會逐年增加至第三年,因此推估已投保的醫師,平均投保保額應不超過100萬元;即使已投保了醫責險,每起醫療糾紛能獲得的理賠金額,平均也只有21.38萬餘元。過去醫療糾紛調解賠償金額平均約5萬元,但近年調解金額有逐漸升高的跡象,部分特殊個案甚至超過100萬元,其中又以整形美容糾紛件數增加速度最快。

業者指出,從醫責險的投保比率和投保保額皆偏低的情況看來,國內醫生必須加強投保專業責任險的觀念,才能創造更安心環境為病患提供服務,醫師同時可考慮透過金錢型保險金信託模式,防範職業風險對家庭經濟可能產生的衝擊。

醫療意外險 保障消費權益

2010-10-19/經濟日報/B2版/理財百科

【記者葉慧心/台北報導】消費者一旦碰上醫療糾紛,如果採取司法途徑解決,打官司相當耗費時間,保險業者建議,為避免醫療疏失風險造成額外經濟負擔,民眾可先投保醫療險及意外險,支應所衍生的醫療及照護費用。

保險業者指出,民眾就醫若遇醫療爭議,往往需要冗長的醫療鑑定以及司法審理,萬一因醫療疏失導致永久性傷害,可能立即面臨龐大醫療及照護費用,即使最後能爭取到理賠,恐怕也緩不濟急。

業者提醒,醫療疏失屬於意外,也就是意外險保障範圍,若要以保險承擔面臨醫療疏失的風險,僅能以增加意外傷害險及意外醫療險的保障額度處理;事前多與醫師溝通,多方徵詢不同醫療意見,並且架構好基本的醫療及意外保障,更是規避風險的最佳方式。

根據衛生署統計資料,97年國人平均住院天數為10.5天,平均住院每天花費5,074元,因此住院醫療險基本保額需要日額5,000元。

 

遠雄人壽推出終身照護計劃

2010-10-20/聯合報/AA3版/財經新訊

【文/華國玉】台灣已邁入高齡化、少子化社會,退休後期望由子女奉養的人愈來愈少,加上「慢性疾病」及因「意外傷害」造成癱瘓的案例與日俱增,更突顯事前準備及預防的重要性。專家建議,利用遠雄人壽的安心享福終身照護計劃,可為自己準備老年的「照護費」,亦可守住未來養老的錢,讓生活有保障,增添安全感。

舉例來說,30歲的大寶購買「安心享福終身照護計劃」,每年只要花費28,050元(平均每天只要77元),繳費20年,就可保障終身,萬一不幸發生2至6級殘廢時,每年可領取殘廢安養扶助保險金10萬元(最高20次),且身故時另享有50萬元的保障。

據調查,每月照護費用至少2萬元起跳,若再加上其他醫療及耗材支出,對家人而言將是沉重的負荷。「安心享福終身照護計劃」只要約花二年的照護費用,就可提前準備好老年時所需的「照護費用」支出,讓自己活得更有尊嚴,人生更圓滿。

保戶服務認證測驗 28日報名

2010-10-20/經濟日報/C11版/金融活動

【台北訊-孫震宇】鼓勵保險業務人員重視及提升服務品質,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主辦第二屆「保戶服務認證」測驗,即日起至10月28日報名,12月5日舉行測驗。

本屆測驗改採網路報名,認證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除台北外,增開台中、高雄考場,可個人或公司團體報名測驗,報名費依報考類別與測驗科目約300至500元。

4月2日舉行的第一屆認證測驗,已有1,533名保險從業人員參與應試,保發中心快速回應第一屆測驗反應與回饋,在最短時間內重新修訂參考用書「保戶服務快速上手」內容,已適用於12月5日第二屆測驗,購買初版者,已備妥修訂及勘誤表,供學員下載對照修正。此外,為充實認證內容,保發中心另有火災保險核保、人身保險及財產保險理賠爭議類型分析等參考資料,在中心網站www.tii.org.tw提供免費下載。

保發中心表示,認證取得除通過測驗外,並需有一年以上實務經驗,才會授予證書,可協助保險業強化對於保戶權益維護與保障,並降低保險爭議事件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01Fan 的頭像
    01Fan

    幸福理財 - 理財詢諮請洽Email: myfanlife@gmail 或 LINE ID: 0935599761

    01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