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醫療保險到底保不保險?

在巿場上常常可以看到保險業務或是理財專員推薦客戶終身醫療保險,像是"年繳保費一萬三千元,繳廿年就期滿,再也不用繳錢了,而且終身都有醫療保障,你還沒買嗎?趕快規劃一張吧!"

也常常有人在爭論終身醫療好,還是定期醫療好,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似乎每方每派都有他的道理存在。

今天我要說的,不是終身醫療好還是定期醫療好,也不是來推薦巿場上好的終身醫療產品,今天要聊的是終身醫療保險到底保不保險?

我們知道任何的理財決策,都有不同的觀點,任何事情皆是一體兩面的,同樣的,投保終身醫療也不例外。誠然,投保終身醫療你會擁有終身的醫療保障,但是難到就沒有該注意的事項嗎?其實還是有的,只是你的保險業務或是理財專員並不會花那麼多時間跟你說明,因為說了一堆可能降低你購買的理由,無疑是浪費時間賺不到錢,大家交情再好,也還是要賺錢吃飯,我頂多就不賣你終身醫療就算了,幹什麼還花時間為你解釋終身醫療的缺點呢?甚至無知的業務跟本沒想過終身醫療不是萬靈丹,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還好今天你我有緣,可以讓我的觀察走入你的視野,不妨就來參考看看我的觀點。

 

01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
  • 請輸入密碼: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無
  • 請輸入密碼:

避糾紛 理專擬設「登錄」制

2010-10-15/聯合報/AA2版/股市.基金

【記者薛翔之/台北報導】為了提高銀行理財專員素質,減少投資糾紛,金管會主委陳裕璋昨天說,銀行局正研議建置銀行理財專員「登錄制度」,理專除了具備相關金融證照之外,還必須「登錄」才能執業,如果違規被撤銷「登錄」,就不准從事理專業務。

投資理財蔚為風氣,不過,銀行理專與客戶間的糾紛也愈來愈多,例如前兩年發生的連動債事件,受害投資人紛紛上街頭抗議「理專坑人」,讓金管會「頭很大」,也痛下決心整飭理專。

目前保險業務員、證券商營業員都有「登錄制度」,保險業務員違規,最長5年不可登錄,也就是5年不准賣保險,券商營業員也有3年禁止登錄限制,金管會計畫對銀行理專祭出相同規範。

銀行主管指出,銀行理專通常都有好幾張金融證照,例如信託執照、衍生性金融商品證照等,如果推介保險相關商品,還要具備保險業務員、投資型保單、外幣非投資型業務員、產險業務員等資格證照。

理專「證照多如牛毛」,卻沒有獨立的「理專登錄制度」,賣保險的銀行理專,就在壽(產)險公會登錄,承辦信託的理專,在信託公會登錄。陳裕璋說,金管會打算強化理專管理,要求理專必須符合一定的資格條件,並登錄。

01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壽險業信用指標 止跌 

2010-10-14 01:32 工商時報

【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儘管壽險業的獲利持續不穩定,中華信評昨(13)日指出,相關業者在經濟衰退期間出現的財務體質弱化「已經結束」,預計業者的財務體質在明(2011)年之前,不易再度出現大幅惡化的情況,加上經濟景氣的逐步改善幫助業務持續成長,反而可以激勵壽險業者的績效表現。

目前國內31家壽險公司中,接受中華信評評等的業者有8家,均為大型、市場重要業者。中華信評壽險業評等主辦分析師王珮齡指出,以今年上半年台灣壽險業的總保費收入來看,這8家受評公司的保費收入合計約占58.6%,其稅前平均資產報酬率卻已由去年全年的0.25%,滑落至負0.19%,部分可能是肇因於健康險等短期性保單一度出現的增提理賠準備,以及一次性遞延稅款費用增加。壽險業今年上半年的獲利亦被海外投資部位的匯損,及國內股票虧損侵蝕。

然而,同一期間,王珮齡分析,整體壽險業的初年度保費收入(FYP)較去年上半增加42%,其中生死合險與年金險保單商品的銷售量增加,應是此段期間內帶動初年度保費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此外,壽險業暢銷保單商品,如儲蓄型保單商品與外幣計價保單商品的成長動能,未來1至2年中應會持續。

 

澳元連動債保單 熱賣

近五個月,國壽兩檔銷售近百億,新壽首檔67億賣光光…

01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管會 替銀行打分數

依據四大項目分五級評等,明年實施,金控保險證券陸續跟進。

2010-10-13/經濟日報/A20版/金融

【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明年起金管會將對金融機構「打分數」,依據法令遵循、消費者保護、風險管理及財務健全等四大項目,建置「檢查評等制度」,並在檢查報告授予金融機構評等,評等將分五級。

相關制度明年起實施,銀行業將優先適用。

至於金控、保險、證券等其他金融產業,金管會正建置檢查資料庫,未來也將陸續採用。

金管會採行量化評等制度是要讓金融機構除了知道自身缺失,也可以知道本身評等項目落在什麼層級,還有多大的空間可以改進。

01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降風險 金管會緊盯短年期保單

快速還本造成保險公司財務負擔 11月底前決定是否下架

2010年10月12日蘋果日報

【吳靜君╱台北報導】繼投資型保單、儲蓄險後,為避免保險業者標榜「快速還本」,造成保險公司沈重的財務負擔,金管會最近又盯上「短年期保單」,金管會官員表示,預計11月底前,會做出是否要求壽險公司下架的最後決定,但也會考量業者的聲音,關鍵就在希望壽險業者不要再競逐「短年期保單」。

風險控管

「短年期保單」是指繳費期間短,或者是短時間之內保價金就可以和總繳保費一樣,也就是快速還本的短年期保單。因還本速度快,對民眾頗具吸引力,但是對保險公司來說,恐會有沈重的付息壓力。

金管會關注保單類型一覽

01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遏阻養地 明年課稅

保險業:閒置地少 影響有限

2010-10-11/經濟日報/A2版/話題

【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明年起財政部將對閒置土地課徵地價稅,對此,保險業者昨(10)日表示,法令規定保險公司投資不動產必須在兩年內即時利用且有收益,否則金管會將予以處分,因此保險業持有空地的情況非常少,即使要課稅,影響有限。

國泰人壽指出,該公司購置不動產主要都是商辦大樓,希望一買就立即有租金收益。最近買進內湖土地,是為了蓋大樓,都有即時利用;而且該公司買進大樓、土地之後,很少賣出,絕無養地的可能性。

新光人壽表示,金管會管得很嚴格,保險公司買進土地兩年內沒開發,會受處分、糾正。目前新壽旗下只有一、二塊空地,都是不值錢的土地。

 

01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險業大陸買房 再鬆綁

業主權益10%額度內 可購置自用物件 14家受惠 可投資總額上看300

2010-10-08/經濟日報/A17版/金融

【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保險業投資大陸地區不動產起跑。金管會昨(7)日發布新規定,保險業可在業主權益10%的額度內,購置大陸不動產,但以自用為限。

這項開放可望嘉惠14家保險公司,估計保險業可投資大陸不動產金額合計達250億元至300億元。

國泰、新光和台灣人壽均已表態將前往大陸投資,合計三家公司可投資大陸不動產金額達新台幣160億元,初期以購置大陸合資公司的總部大樓為主。

至於保險局日前開放保險公司投資大陸有價證券,但因保險公司仍在等待大陸證監會核准其境外合格機構投資人(QFII)資格,保險業者指出,相較之下,壽險業投資大陸不動產的腳步可能比有價證券更快。

01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XX郵政的六年期吉利保險為例

卅歲的男性,投保100萬的吉利保險,年繳保費 163,200 元,六年期滿可領回100萬

每年繳的錢      報酬率
-163200
-163200
-163200

01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