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7保險新聞一覽表】

金融消保法 不護有錢人

壽險RBC將從嚴反應

新制2月上路 養老險爆搶購潮

商業火險費率 至少漲一成

壽險不動產投資來源,大清查

分散風險 渣打首發個金保單

全委投資保單 退休族最愛

美元走弱更有利投資外幣保單 正逢時

全委投資型保單 高手代操

友邦人壽 推傷害還本險

保險四合一 失業嘸驚

 


金融消保法 不護有錢人

排除資產3千萬的大戶

2011-01-07/聯合報/AA1版/財經教育

【記者薛翔之、陳洛薇/台北報導】行政院會昨天通過「金融消費者保護法」草案,金管會官員昨天說,金融消費者保護法是以小額商品的弱勢消費者為保障範圍,金管會決定,如果「財力雄厚」的有錢人,即使有小額爭議案件,也不在保障之內。

根據金管會初步規畫的「排富條款」,只要在資產3,000萬元以上的自然人,就不在保護範圍內。

另外,對於評議結果,金管會原先限制金融機構必須遵守,如果不遵守,輕則糾正、警告,或是處罰最高達「評議金額的2倍」的罰款,但最重可能解除金融機構負責人或員工的職務,以及停止金融機構所有業務;不過,行政院最後通過的版本全面取消這些罰則。

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表示,如果發生消費糾紛,顯示金融機構有內稽內控的疏失,金管會已可透過行政處分來解決。另外,雖然沒有罰則,但是由於多數金融機構都會遵守評議結果,少數不遵守評議結果的金融機構,反而會失去消費者信賴。

至於「小額」爭議原本將「新台幣150萬元以下」金融商品,列入保障範圍,因各類型金融商品性質不同,例如保單保額動輒數百萬元,因此將授權金管會將據據商品種類,訂定不同的「小額」標準。

消費者求償時效方面,金管會傾向回歸民法規定,以15年為原則。

這項法規預計立法院新會期通過後上路,消費者以後與銀行往來,投資基金、買保險或電子票證(悠遊卡),如發生小額度的消費爭議,都可透過評議機制,化解糾紛。

  

壽險RBC將從嚴反應

2011-01-07 01:10 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解決壽險業利差損,金管會今年開始要求逐步強化資本!金管會6日公告計算99年度RBC標準,其中在利率風險項下,除了計算今年應計提資本外,首度要求多計前一年度利率風險的10%,壽險業者估算,這樣至少會讓RBC少掉10個百分點,會增加增資壓力。

不過,由於去年12月股市漲近9,000點,壽險業帳上台股未實現獲利也大幅增加,淨值也跟著成長,再加上不少壽險公司從10月開始就不斷實現公債、國外投資及台股等部位的獲利,預計可有效減少RBC的增資壓力。

金管會官員表示,低利率環境下,壽險業者面臨利差損的問題,目前在計算RBC時,利差損只反應當年度的差額,「好像不太夠」,但若金管會要求「從嚴」反應利差損,所有壽險公司都受不了。

因此金管會折衷作法,即在今年4月要繳交的RBC報表中,在利率風險項下,要再額外加上前一年度(亦即98年)利率風險數的10%,希望逐步強化壽險業者的自有資金,強化資本結構。

所謂利率風險,就是保險業因為利率變動,造成資產與負債價值變動不一致,簡單來說,就是保險業推出的保單預定利率,即所謂資金成本,與平均5年投資報酬率間的差額,在高利率時代,可能有利差益,但現在低利率環境,壽險公司一般都有利差損。

目前RBC只計算當年度的利差損,但壽險業多是長年期保單,若不能因應未來到期的資金,即可能出現清償危機;所以保險局從今年開始首度要求要額外增加10%上一年度的利率風險,增加壽險業的資本要求。

壽險業者表示,這樣一來,可能原本RBC為200%的公司,會降為190%,就會有增資的壓力,資金成本較高、投資報酬率不佳的公司增資壓力越大,至於實際增資金額則要4月報表出爐後才會確定。

  

新制2月上路 養老險爆搶購潮

新型保費調漲 部分業者改以拉長還本期應戰

2011 0107日 蘋果日報 【吳靜君╱台北報導】金管會去年11月宣布,今年2月起調降躉繳型儲蓄險責任準備金利率1碼,今年2月起躉繳型儲蓄險的保費將變貴,壽險公司從去年底至今年初陸續停售舊型儲蓄險保單,而新儲蓄險,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拉長累積期間1年應戰,富邦人壽更反向調降保費近1.8萬元。

金管會調降短年期儲蓄險責任準備金利率1碼,一般短年期儲蓄險由於具有養老退休的規劃,所以也叫養老險。今年2月起新規上路,各壽險業者都要調整費率,儲蓄險保費即將變貴,或者報酬率會變差,引發搶購潮。銀行業者透露,光是去年12月短年期躉繳儲蓄險起碼吸金100億元以上。

中途解約恐會傷本

南山人壽12月底就已停售6年期儲蓄險保單,至今沒有台幣計價儲蓄險上架,改以美元計價儲蓄險替代,吸引短期資金保戶。據悉,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則傾向不減保戶的投資報酬率,改以拉長累積期間應戰。

富邦人壽更反向調降保費,以保額100萬元來說,原本躉繳保費89.6萬元,調整為87.8萬元,但是累積期間從6年拉長為7年。

壽險業者表示,表面上保戶的保費變便宜,但原本只要等6年就可以領回100萬元,現在要等到第7年,也就是說,保戶必須損失1年時間成本來投資,換算起來新保單報酬率大約是1.88%,與過去舊型保單差不多。

同時,過去躉繳型儲蓄險也強調,保戶投資滿2年解約,解約金就可還本,但金管會也限制銀行理專不可將儲蓄險當定存賣,所以新儲蓄險若中途解約也沒有過去划算,甚至會傷本。


美元計價報酬較高

磊山保經副總龔立煒表示,考量資產配置可選擇以美元計價的短年期儲蓄險來替代台幣計價儲蓄險,不僅報酬率比較高,也具分散風險效果。

永倡保經總經理李文洋建議,過去保戶投資養老險只注意短期投資,忽略買保險意義,而新規上路之後,保戶將會更重視長期風險、以及資金重新配置。

 

商業火險費率 至少漲一成

去年損失率逾九成,產險業幾乎沒利潤,今年續保企業得多付自負額

2011-01-07/經濟日報/A20版/金融.稅務法務

【記者洪凱音/台北報導】國內天災頻傳,大型商業火險去年的損失率高達九成以上,產險公司高階主管表示,企業今年續保商業火險,費率至少調漲一成以上,企業的自負額也將提高。

金管會要求產險公會、保發中心與產險公司,研擬相關的天災模型,並於本月15日提出初步結論。

產險公司透露,金管會要求業者試算天災風險,主要是近年天災頻傳,產險公司收的保費卻低得離譜,保額30億元以上的商業火險,費率幾乎在千分之1以下,對看天吃飯的產險業來說,根本沒核保利潤。

產險公司指出,去年台灣的天災太多,包括甲仙地震、凡那比與梅姬颱風等,都造成企業諸多損失,尤其是凡那比讓台南仁武石化廠重鎮,淹水嚴重,至少造成逾20億元的保險損失。另,台塑集團去年發生三場大火,累計損失可能高達逾50億元,占整體火險保費四成,讓保險損失雪上加霜。

產險業者指出,台灣商業火險損失率太高,國際再保公司對台灣市場提出警告,下一步可能提高再保費率,若國際再保提高費率,再加上企業支付巨災的成本提高,企業的商業火險成本至少增加一成以上。

業者透露,目前比較棘手的還包括甲仙地震發生之際,遠東集團旗下的宏遠興業發生大火,由於宏遠興業未投保地震險,到底火災是否因地震所引起,造成雙方爭議,目前還在協調當中。

 

壽險不動產投資來源,大清查

2011-01-07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針對壽險業近年來投資的不動產,保險局決定大清查!保險局在RBC報表中,首度增加不動產投資來源表,要求各保險公司列出投資、協議承受擔保品、法拍取得不動產的各項金額,最重要的是列出近5年內,從關係人處取得的不動產金額。

其中又分為有具控制及從屬關係、及非具控制及從屬關係者,要將集團間用壽險資金相互買賣不動產的情況「全都露」。

這是首度在RBC報表中,增加不動產投資來源表,保險局官員表示,最近不動產投資被「釘」得很慘,所以先調查不動產各項來源,先預作準備,同時也是在監理上多了解業者的不動產投資方式。

 

分散風險 渣打首發個金保單

2011-01-07 01:10 工商時報

【記者-陳碧芬】全球金融海嘯的教訓,改變外商銀行的金融銷售思維。渣打銀行消費金融處負責人曾寬揚昨(6)日表示,銀行深入既有客戶群的需求,作為消金產品規劃的重要參考,結果發現,連消費貸款客戶群都願意額外加購保險,以達到風險分散的目的,因此促成渣打銀、台灣渣打保代公司和日商明台產險,合作催生出台灣首張「個人全方位保障綜合保險」。

全委投資保單 退休族最愛

專業操盤手代勞 保戶不必擔心退場時機 管理費還比基金低

2011-01-07/經濟日報/B5版/財富管理

【李佳濟/撰稿】基金產品越來越多,投資型保單可連結的基金種類也更多,但是面對詭譎多變的金融市場,保戶該如何適時的轉換基金,汰弱留強呢? 在缺乏市場資訊的情況下,保戶常常跟不上市場的腳步,以致於投資績效不佳,因此壽險業者積極推出全權委託型保單。

為保障客戶權益,替保戶創造更佳的投資效益,近年來,壽險業者紛紛推出連結全權委託帳戶 (全委帳戶)的投資型保單,用意即是保戶將選擇基金的工作交給專業投信公司去代操,包括國泰、新光、富邦等大型保險公司都已推出,讓投資專家隨人生階段來篩選標的。

壽險公司表示,選擇全委帳戶的好處是,保戶不必隨時注意市場變化,煩惱什麼時候該進場或贖回,因為這些都會委由專業投資機構負責,保戶可選單筆投資或是定期定額。

目前市面上的全委型保單,大多有附加保證配息或收益,因此受到退休族群的喜好,尤其是委託給具有管理全球退休資金豐富經驗的公司,例如施羅德、富蘭克林,或者擅長追求絕對報酬的基金公司,例如施羅德,都會受到退休族群青睞。

以富邦人壽去年12月20日開賣的首檔全委帳戶投資型保單為例,就是交由施羅德投信代操,投資範圍有歐、美、亞及新興市場共180檔子基金,根據富邦人壽對此全委帳戶的介紹,此產品強調每年保證提解5%帳戶價值 (但不代表其報酬率),所提解之金額將投資於相同幣別貨幣帳戶中,並追求一個經濟週期 (約5至7年)以美元計價的年化平均報酬率達某一特定水準。

大型保險公司的議價能力強,因此在全委代操管理費上能爭取到較低費率,通常代操管理費只收取0.25%到0.4%,較一般基金管理費低,消費者付出的成本較少。

另外,由於跟保險公司合作的代操機構不只一家,部分保單僅提供與代操機構有銷售的基金,造成保戶選擇性不足的問題,建議消費者在投保前,要看清楚商品說明書、了解投資標的及投資比重,並定期檢視績效。

有壽險保障需求者,建議選擇變額萬能壽險,欲做退休理財規劃者,變額年金險則較適合。

 

美元走弱更有利投資外幣保單 正逢時

 2011-01-07/經濟日報/B5版/財富管理

【台北訊-陳碧雲】近來美元走貶升息議題大熱,外幣成為熱門投資標的,其中「外幣保單」報酬率較台幣保單利率高、相同保額的保費更為便宜,加上美元貶值,是低利率時代的穩健選擇,大幅提升年終獎金價值的最佳管道。

永達保經董事長吳文永表示,外幣保單泛指非以新台幣計價的保單,包括保險費、保險金額、保單現金價值、保單借款等等收付等。目前壽險業銷售三種貨幣計價的外幣保單,分別為美元、澳幣及紐幣。現在正值美元處於相對低檔之價位,支出的費用成本較低,再加上美元升息的因素,美元保單預定利率約在4%左右,以長期的匯率變動而言,購買美元保單是很不錯的選擇。

相對於買賣外幣必須自行判斷投資時機並承擔匯兌風險,具有還本、抗通膨優點的外幣保單,就相對適合未來有移民計畫、留學計畫、海外旅行,或以美元做資產配置、儲蓄及退休規劃的消費者。長期看來,美元仍會是未來主流貨幣,外幣保單具備分散幣別風險的特性,將是未來保單重要趨勢。而對以美元做資產配置的高資產族而言,外幣保單不但具備抗通膨的優勢,保險給付還可免納所得稅、贈與稅、遺產稅,有效做到資產移轉的功能。

永達目前主要銷售的外幣保單以美元收付的增額終身、增額還本終身險及養老險為主。美元計價的保單保險費比台幣計價的保費便宜,增額比率較台幣保單高,報酬率也相對高,針對退休理財而言,具有分散匯兌風險的優點。

吳文永指出,外幣保單雖然具有高利率、高報酬、多元資產配置等優點,消費者仍須負擔匯兌的風險及匯款相關費用,因此在投資前應先做好自我檢視。以長期理財規劃而言,需確認是否有退休、高額保障、或資產移轉需求;短期規劃上則可從是否有出國進修計畫、外幣投資、或是短期資金運用的需求而定。

全委投資型保單 高手代操

2011-01-06 01:05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投資型保單結合保障和理財,但是連結的基金愈來愈多元,保戶真的會適時的汰弱留強嗎?壽險業者紛紛推出連結全權委託帳戶(全委帳戶)的投資型保單,即是保戶將選擇基金的工作交給專業投信去代操,包括國泰、新光、富邦等大型保險公司都已推出,讓投資專家隨人生階段篩選標的。

金融海嘯過後,投資市場的波動沒有因此變小,去年歐債危機、中國打房持續干擾,今年則有美國量化寬鬆政策效益持續發酵的影響,投資型保單的保戶面對市場的變化,必須適時轉換基金,才能掌握投資契機,因此壽險業者陸續推出全委型保單。

富邦人壽強調,選擇全委帳戶,保戶不用隨時注意市場變化,傷腦筋什麼時候該進場或贖回,這些都由專業投資機構負責,保戶可選單筆投資或是定期定額。

目前市面全委型保單由於多有附加保證配息或收益,因此受到許多規劃退休族群的民眾喜好,尤其如果委託操作的資產管理公司是具有管理全球退休資金豐富經驗(例如施羅德、富蘭克林),或是過去追求絕對報酬績效優異(例如施羅德)的話,都相當受到退休族群青睞。

富邦人壽去年12月20日開賣其首檔全委帳戶的投資型保單,就交由施羅德投信代操,投資範圍有歐、美、亞及新興市場共180檔子基金,根據富邦人壽在網路上對此全委帳戶的介紹, 此產品強調每年保證提解5%帳戶價值(但不代表其報酬率),所提解金額將投資於相同幣別貨幣帳戶中,並追求一個經濟週期(約5至7年)以美元計價的年化平均報酬率達某一特定水準。

富邦、國泰、新光等大型保險公司由於和資產管理公司的議價能力強,因此在全委代操管理費上有較大空間,通常對於保戶來說等於投資成本較低,通常全委代操管理費只收取0.25%到0.4%,消費者可多比較。

另外,壽險業者表示,由於保險公司所合作的代操機構可能不只一家,部分保單僅提供與代操機構有銷售的基金,造成保戶選擇性不足的問題,建議消費者在投保前,要充分看清楚商品說明書、了解投資標的及投資比重,並且定期檢視績效。

有壽險保障需求者,建議選擇變額萬能壽險,欲退休理財規劃者,變額年金險則較適合。

 

友邦人壽 推傷害還本險

2011-01-07/經濟日報/B5版/財富管理

【台北訊-孫震宇】景氣好轉,年終獎金增加,理財規劃不可少。專家建議,年終獎金可分為三等份: 購物娛樂、儲蓄理財、及降低風險、重新規劃保險配置,但依個人不同,分配比例上可適當調整。

能滿足保障與儲蓄兩種需求的保險商品,是上班族首選。友邦人壽針對55歲以下的上班族及三明治族設計的「新意本萬利傷害還本保險」是能兼顧儲蓄與保障的優質商品,除全面意外保障,還包括一般意外身故、全殘按保額給付,針對搭乘國內外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意外,以及海外意外身故或全殘,則提供二倍保額加倍保障。

保障期滿、未申請理賠,可領回全部所繳保費,且費率不分職業,上班族不會因轉換工作而增加保費。如不幸意外導致重大傷殘,每月可領取保額1%重大傷殘保險金,保證給付達100個月。

對於50至65歲以上的銀髮族,免體檢、免健康告知的「友邦人壽樂活定期保險」,打破買意外險用不到就等於白白浪費的迷思,契約有效至保障期滿,可領回相當於60%所繳保費的滿期金,而且不扣除曾申領理賠金,保障內容除身故保險金、意外傷害醫療住院及住院手術保險金外,還包括重大燒燙傷保險金與重大傷殘保險金,協助保戶支付看護費、復健器材等費用。

保險四合一 失業嘸驚

非志願失業納入保障 每月最高補償1.5萬元 最長可領六個月 

2011-01-07/經濟日報/B4版/理財百科

【記者黃國棟、洪凱音/台北報導】勞工失業不僅可仰賴勞工保險,也有商業保險提供保障。有產險業者推出四合一的個人綜合保險,首度納入非志願性失業,可請領每月最高1.5萬元的補償,讓日常收入不中斷,降低失業對生活的衝擊。

 

包括明台產險、法國巴黎、美商安達產險等,都有推出類似保單。法國巴黎產險表示,投保人必須先投保房貸壽險,才能附加投保失業險,當投保人在繳納房貸時,發生失業、失能的狀況,產險公司會依照保額約定,協助繳納房貸,最大的目的是彌補失業的財務缺口。

明台產險設計失業補償分兩種,保額分1萬元與1.5萬元,一年一保,每次可連續給付六個月。明台主管表示,目前鎖定月薪3至5萬元的上班族,最低月花300元,就可確保萬一失業,除了勞保失業給付外,每月還可以保險補償金。

假設投保人月薪為3萬元,保險公司給予的失業保險金,為月領薪資扣除勞工保險月投保薪資的六成,約1.2萬元。不過,投保人必須等待30日後,才能向產險公司申請,最長可領六個月。

不過,薪水偏低的社會新鮮人不適合投保;舉例來說,月領僅2萬元,勞保方面可領到的每月失業補助為1.2萬元,但每月8,000元的缺口,卻要支付3,605元的保費,並不划算。

除了失業給付外,這張個人綜合保險還包含個人可攜帶物品損失保障、責任保險以及個人傷害保險。

這張保單由渣打銀行與明台產險合作推出。渣打銀行消費金融處負責人曾寬揚表示,四合一的個人綜合保險是從國外引進至台灣,在金融海嘯後,民眾風險意識提高,不單是財務管理,還包括生活與風險等,因此從國外引進個人的綜合性保險商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01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