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2保險新聞一覽表】
特定條件下…保險業 排除適用新個資法
金融消保法 當消費者後盾
合庫金控 最快明年底成軍
國寶人壽明年 125億投資股市
保戶檢視個人保障 壽險保額 年收入逾7倍才夠
國人保額近八年新低
年平均保額 七年新低
國人壽險新契約 平均保額下滑
產險車拚第三人責任險 推理賠人數無上限
國民年金保費 可能月增26~52元
用年終獎金 規劃醫療險
銀行衍生商品 僅4種可賣
綜所稅今年度稅率級距雙降
特定條件下…保險業 排除適用新個資法
2010-12-22/經濟日報/B4版/理財百科
【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新版「個人資料保護法」明年上路,壽險業核保或理賠時,取得客戶病歷、醫生診斷恐有問題,為幫助壽險公司推展業務,金管會修訂保險法,在一定條件下,保險公司可排除新個資法的適用。
金管會指出,已經把保險法修正案送到行政院審查,希望能儘快通過立法院三讀,幫助保險業解決眼前的難題。
保險業屬於大量收集個人資料的產業,除個人姓名、生日、身份證字號、職業等,甚至還包括健康檢查、醫療等較少被其他產業列入資料蒐集的私人資料。依新版個資法條文,前者屬於個資法定義的個資,後者是「特種資料」,原則上,不得蒐集、處理或利用。
新的個資法對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與利用範圍規範更嚴格,過去保險業只要保險公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申請執照(保險業電腦處理個人資料執照)就可依規定使用;但新法全面上路後,執照便告失效,必須改依新法行事。
金融消保法 當消費者後盾
2010-12-22/經濟日報/A4版/焦點
【■林建甫】金管會已把「金融消費者保護法」草案送行政院審核,並規劃「理財專員」將比照保險業務員,採取登記制度,對台灣的金融消費者提供更完整的保護與服務。
這是個財富管理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有理財的基本概念。單只是最近美國的第二次量化寬鬆政策6,000億美元就將撒下,通膨壓力蠢蠢欲動,令人擔心手頭上的錢要變薄了。人不理財,財不理你,適度的投資是有絕對的必要。但前幾年金融海嘯肆虐全球之際,很多人買到有毒的商品,例如國內購買連動債的民眾即受到波及。
當時因為連動債銷售爭議,引起眾多民怨。為補足法令不足,金管會已經在「銀行法」、「金控法」、「保險法」中增訂相關法規,並公布「境外結構型商品管理規則」,讓原本無法可循的境外結構型商品有法可遵守。另外,由「金融消費者保護法」草案,可以看到將金融消費爭議處理提高到法律位階,未來面對金融商品銷售爭議時,消費者將會更有保障。
「金融消費者保護法」草案的誕生,主要是反映當前國際趨勢:金融爭議處理一元化。英國是各國的先趨,早在1986年就已通過金融服務法,成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並設立金融公評人服務機構(FOS)專司負責所有金融銷售爭議案件。近年來新加坡也仿效英國作法,於2005年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中成立「金融業爭議調解中心」(FIDReC),成為新加坡目前唯一合法的金融爭議解決機構,開始施行一元化的金融監理、爭議處理制度。
在美國,歐巴馬總統亦將改革金融監理制度列為首要政策之一,並於2010年7月21日正式簽署聯邦金融改革法案,將在美國聯準會(Fed)下,新設獨立金融消費者保護局 ,專職於金融消費者保護措施的建立與施行,積極朝向金融一元化制度前進。
未來完整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措施應可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前端機制,是消費者在購買金融商品之前保護機制。依金融商品銷售流程,可分成一、銷售人員商品認識;二、認識客戶程序(Know Your Customer, KYC);三、依客戶特性,推薦適合商品;四、商品內容說明及風險告知;五、表單填寫;六、銷售後服務的六大階段。
這六大階段的控管,在台灣已經行之有年。另外,金融消費者保護措施第二部分的後端機制,就是金融消費爭議處理機制,也就是金融消費者保護法草案的重心。目前金融爭議的申訴管道,除需先向往來金融機構提出申訴,之後並沒有標準申訴流程;依商品功能別來區分申訴管道的作法,也有諸多問題。銀行公會、投保中心、保發中心、金管會轄下各局、消基會或法院等都可有申訴窗口,但多重的申訴管道,卻讓消費者無所適從。因此,增設單一且專責的金融消費者爭議處理機制,是當前必須推行的重要政策。
設立專責的金融爭議處理機構,讓民眾在受害的第一時間,就可以清楚知道應向誰提出申訴;另整合原先各申訴管道的專業人才,組成爭議評議委員會,大幅增加該機構的專業度,提升爭議解決機構的公信力及公正力。
這也是「司法訴訟外之替代性」爭議的解決機制,讓司法判決做為最後一道防線;若有消費者對於爭議處理機構裁定的結果不服,再向法院提出申訴。如此,可大幅度減少消費者及金融機構爭議的處理成本。
最後,金融消費者保護法草案的推行,代表我國金融環境更加健全,但與英國、新加坡等國家相比,我國在法律條文、監督機制等面向仍有落差,期待在完成立法與成功推行後,金管會能再接再厲,繼續朝向一元化的金融制度前進。
(作者是台大經濟系教授、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財政金融組召集人)
合庫金控 最快明年底成軍
2010-12-22 00:54 工商時報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全國第一大上市銀行合庫將邁向金控之路,最快明年底前成立!合庫發言人周叔璋昨日指出,合庫目前旗下已有投信、人壽子公司,金控架構完備,若金管會、財政部同意合庫走金控之路,合庫明年將正式遞件,可望成為國內第16家金控公司。
合庫的資本額現已602億元,跨過金控資本額門檻,據了解,若主管機關同意,合庫最快明年上半年遞件,包括必要時會在明年6月的股東常會之前,加開臨時股東會讓金控申設案過關,再向金管會正式遞件,因此預計最快明年上半年遞件,年底可望成立。
明年為建國百年,合庫也將擴大舉辦包括棒球、桌球等運動活動及建行65周年同慶,此外,合庫明年將陸續設置投信與證券子公司,其中投信在發行基金方面,已計劃先後發行台股基金及海外債券基金,並將以明年基金規模就達百億元為目標,投信預計將在本周內正式取得金管會核准函,最快可望在明年農曆年前開張。
合庫蘇州分行已預定本月29日開張,事實上,壽險法人一直對具有資產、兩岸、獲利等多重題材的合庫感興趣,根據截至第3季的最新前10大股東統計,富邦人壽已以1.04%持股晉身為合庫的第4大股東,不過若以合庫本身淨值、獲利條件來看,近來股價的確相對偏低,合庫高層指出,將在明年初試啼聲,首度對外舉辦法說會,以與投資法人進行更多互動。
若以目前公股銀行股價最高的第一金來比較,合庫前11個月稅前獲利為82.95億元,領先第一金旗下第一銀獲利74.33億元,不過近日股價表現卻低於第一金。
例如,第一金昨日收盤價24.9元,合庫為23.2元,若以股價淨值比來看,第一金目前為1.54倍,合庫為1.19倍,對照下來,合庫股價相對偏低,而剛在東京辦完法說會的第一金外資持股18.47%、合庫的外資持股則11%,因此在外資投資的部分尚有大幅擴張的空間。
合庫資產題材也將在明年全面啟動!合庫3年前曾因應與農銀合併而重估資產,以公告現值計算的資產帳面價值約370億元,其中,大部分位於大台北地區,合庫高層指出,明年將因應IFRS作資產重估。
由於大台北地區的市價與公告現值落差嚴重,因此對此市場一般預期,合庫若以市值重估資產之後,資產總值至少可望上看千億元,絕對是資產題材股;合庫高層表示,大安捷運站後方合庫有二大塊地,分別為資訊大樓500坪與宿舍地400坪相連,等位於八德路的總部大樓落成之後,將對這塊面積達900坪之多的行舍地進行自辦都更。
國寶人壽明年 125億投資股市
2010年12月22日蘋果日報
【吳靜君╱台北報導】看好明年景氣,國寶人壽明年125億元鎖定股市,包含台股、美股及股票型基金,國寶董事長夏銘賢表示,明年預定股市報酬率可以達14%,整體投資報酬率可超過6%,另外年初將向金管會申請放寬不動產投資。
股市報酬率將達14%
國寶人壽12月10日重組董事會後,通過明年營運目標,期望帶來新的氣象。夏銘賢表示,國寶整體可運用資金為472億元,第3季有降低台股部位至60億元,但是明年看好景氣發展,將整體股票部位提高,包含美股、台股及股票基金在內,規模要達125億元。
由於國寶人壽淨值仍負105億元,投資單一不動產原本限制1億元以下,但是金管會鬆綁法規之後,就可以增加到可運用資金的1%,夏銘賢說,增資2億元之後國寶人壽財務朝正向發展,明年初將向金管會遞件申請放寬不動產投資限額。
保戶檢視個人保障 壽險保額 年收入逾7倍才夠
2010-12-22 00:54 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檢視一下你的壽險保額,有沒有達到年收入的7到10倍?保險局21日提醒民眾,應在歲末年終檢視既有保單保障是否符合需求,若以美國人壽保險協會投保指南中的專家建議,即個人擁有壽險死亡保險給付,應至少是個人年收入的7到10倍才算足夠。
保險局並建議,定期壽險保單結構簡單且保費相對便宜,適合經濟不寬裕卻有高保障需求者,亦或是收入有限的社會新鮮人,初期可以用較少的經費購買足夠保額的定期壽險,之後等經濟寬裕,再適時依個人規畫,增購終身保險、年金險、儲蓄性保險或投資型保單。
保險局也公布,民國92年時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降到新台幣52萬元,到民國96年時提高到99萬元,但隨即金融海嘯,所得減少、投資型保單受創,因此97年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降到67萬元,去年小幅增加到67.85萬元,今年1到10月新契約平均保額則為65.27萬元。保險局副局長吳崇權表示,今年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應可超過67萬元;而保險局今年已宣布管制1年期利變年金及躉繳型6年期儲蓄險,再加上經濟景氣好轉,吳崇權說,明年平均保額應該會再更好一點。
保險局表示,保戶應該要定期檢視保單,看保障是否足以填補保險需求的缺口,買定期壽險可用較低保費,換取較充足的保障,而最簡單檢視方式,即是手中現有保單的所有死亡保障給付,必須是個人年所得的7到10倍;消費者也可到壽險公會網站,運用軟體分析保障需求及退休需求試算,評估自身保障是否充足。
國人保額近八年新低
2010-12-22/聯合報/AA2版/股市.基金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金管會保險局統計,今年前10月壽險業新契約平均保額只有65萬元,創近8年新低,不過,保費支卻年年增加,凸顯國人偏愛儲蓄險,把「保險當成定存」。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過去10年,國人購買壽險保費支出,年年正成長,在2000年時,每人僅用2.8萬元買壽險保單,但到去年,消費者購買壽險的保費支出,已高達8萬6790元。
保費支出愈來愈多,保額卻愈買愈少,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吳崇權說,2003年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下降到52萬元,到2007年底,因為投資型保單大賣,保額回升到99萬元,但隔年受到金融海嘯影響,整體經濟環境變化,今年1到10月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下降到65萬元。
由於國人把「保險當成定存」,保戶紛紛透過銀行,用躉繳(即一次繳清)大量購買年金險或儲蓄險,結果是保費支出大幅提高,但保額(即人身保障)卻逐年下降。
為抑制躉繳險風氣,金管會宣布,明年2月起,新台幣保單6年期以下躉繳保單準備金利率將調降1碼(0.25個百分點),代表明年6年的躉繳險保單保費,會比現在多約1.4%。
年平均保額 七年新低
前10月僅65.2萬 保障嚴重不足 金管會:全年至少420萬才夠
2010-12-22/經濟日報/B4版/理財百科
【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金管會昨(21)日公布,今年1到10月國人新契約平均保額僅65.27萬元,今年全年平均保額恐創下近七年新低紀錄,國人保險保障嚴重不足。
到底保險金額應該要買多少才夠?金管會表示,依據美國人壽保險協會投保指南引述專家建議,個人擁有的壽險保單,死亡保障給付應該至少是個人年所得的七至十倍才足夠。
以台灣人均所得約2萬美元、約新台幣60萬元來計算,每個人購買的平均保額,應該要有420萬元到600萬元才夠。
為何國人所購買的保險平均保額不斷下降?金管會表示,主要是受到整體經濟環境變化、及市場需求影響。
台灣的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在84年達到102萬元之後,即每年下降,92年更降到52.2萬元,創下歷史最低紀錄。
為了提高國人的保險保障,金管會在94年實施的金融市場套案,規劃加強推動保障型保險,希望保險業者優先銷售純保障性質的定期壽險、終身壽險。
在政府鼓勵下,96年壽險平均保額回升到98.97萬元,但這種上升的趨勢並未維持,97年又大幅下降到67.09萬元,98年為67.85萬元。
保險最大的功能,就是在保戶萬一發生不幸時,保險公司可以理賠一筆保險金,讓親愛的家人不至於陷入經濟困境。
金管會指出,「定期壽險」具商品結構簡單及保費相對便宜的優點,較適合經濟不寬裕卻有較高保障需求,或所得有限的社會新鮮人,建議民眾先購買定期壽險提供適當保障,等到經濟寬裕時,再依個人規劃增購終身保險、年金保險、儲蓄性保險或投資型保險。
金管會昨天也預告修正「保險代理人、經紀人、公證人管理規則」,主要重點是要求保經、保代公司,不能接受「轉單」,就是不得將非聘僱員工、非登錄保險業務員所招攬的保險案件,轉報給保險公司。另外,金管會也要求,保經、保代公司,不能聘用未具備業務員資格的員工來招攬保單。
國人壽險新契約 平均保額下滑
2010-12-22-自由時報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金管會昨日公布今年1-10月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僅65萬元;金管會保險局強調,目前平均保額有持續下滑現象,呼籲國人應該依據個人財務狀況,填補壽險保障需求之缺口。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吳崇權表示,依據美國人壽保險協會投保指南引述專家建議,若依據個人財務狀況,壽險保單死亡保險給付,至少應為個人年所得之7-10倍才足夠,實際需求仍可能視個人情況而不同;他強調,適逢歲末年終,民眾應斟酌個人財務負擔和所得來源,檢視保險保障是否符合需求。
根據統計,2006年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為80.36萬元,2007年底回揚至98.97萬元,但從2008年開始,就大幅下降至68萬元以下,其中,今年1-10月平均保額約65萬元;吳崇權表示,減少主要是受到整體經濟環境變化與市場需求影響。
產險車拚第三人責任險 推理賠人數無上限
2010-12-22 00:54 工商時報
【記者高佳菁/台北報導】即將迎接跨年出遊連續假日,出遊之際最怕開車「撞」況多,產險業者為讓開車族上路不擔憂,業者紛紛祭出只要多一個便當錢,保障無上限,如今有業者主打只要加81元,理賠人數無上限,亦有業者推出第三人責任險多倍型,只要多88元,保障多十倍,讓開車族依個人需求選擇適合的保單。
國泰產險汽車保險部經理孫騰敏表示,據產險公司理賠統計結果,車禍死亡案件和解金額或判賠金額約400萬元,而強制險對於每人傷亡(含醫療)最高僅賠償至160萬,且不包括對方財物損失、工作損失及精神慰藉金等民事賠償責任。
但部分民眾往往只投保政府規定必需購買的強制險,忽略了任意第三人責任險體傷及財損險,一旦發生事故,恐怕難以支應,因此建議加保第三人責任險,以補足可能之保障缺口。
他指出,由於一般開車族最怕開車「撞」況多,為讓開車族在擁有完整保障,讓駕駛上路不擔憂,國泰產推出只要保費再乘上0.06,就享有理賠人數無上限。
舉例來說,以30-60歲男性,自小客車三年無肇事紀錄為例,購買第三人責任體傷險,保額300萬元來看,1年只須約1,350元,但只要再加81元即可將每一事故保額提高至無限額,當不幸發生事故時,足額之保障才足以負擔和解給付或判賠金額,並將風險轉嫁至保險公司。
由於只要多1個便當錢,就可大幅拉高保障,因此,車主投保率相當高,約有60%的民眾有附加第三人無限額。
富邦產則是強打多倍型,富邦產表示,由於傳統的第三責任保險在體傷理賠上,最多只理賠投保額的2倍,若投保金額只有200萬,而車禍事故若有人不幸死亡,那麼傳統型保單的理賠金一定不夠,讓每一位受害者皆能獲得完整的保障,富邦產則推出多倍型保單,最高可投保30倍。
續假日及年關接近,應酬多、開車出遊機率大,富邦產提醒車主,出遊前,最好先檢視任意第三人責任險的保額是否偏低,除應依規定投保強制第三人責任險外,建議投保任意第三人責任險每一個人傷害險保額300萬元以上才足夠。
國民年金保費 可能月增26~52元
2010-12-21/聯合報/A8版/生活
【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朝野立委關切國民年金費率是否由現行百分之六點五,調整為百分之七?內政部長江宜樺昨天表示,當國民年金餘額不足以支付未來二十年支出時,依法須調漲,內政部已呈報行政院,若最後決定調高為百分之七,每人每月最多增加五十二元保費,最少增加二十六元。
內政部次長曾中明指出,國民年金費率依法實施三年就應檢討,並編列調漲預算,內政部於十至十二月,增列調高費率百分之零點五的預算,明年也依此費率編列,但還要看行政院決策。民進黨立委黃淑英、劉建國、陳節如等,提案建議維持百分之六點五的費率,他們認為,依國民年金費率精算財務評估報告,國保基金目前足以支付未來二十年保險給付。
【記者楊湘鈞、郭安家、林新輝/台北報導】國民黨版二代健保修正草案上周定案,立法院長王金平今天上午將召集朝野協商、聽取朝野意見。王金平表示,國民黨版內容上周才出爐,朝野還需要時間了解彼此立場與主張,「二代健保不會急在今天表決處理」。
用年終獎金 規劃醫療險
2010-12-22/經濟日報/B4版/理財百科
【記者葉慧心/台北報導】今年景氣逐漸回溫,各產業發放年終獎金預計也跟著水漲船高,如何讓年終獎金不縮水並做最有效規劃,壽險業者建議先檢視過去開銷,再預留必要支出,然後及早進行保障補強及退休計畫。
保德信人壽首席壽險顧問劉秀娟表示,不論年終獎金有多少,首要功課就是先檢視過去一整年自己的花費結構,其花費項目比例有無調整必要。
如此將無形中省下開銷,也等同於為自己存下年終獎金。
再來即是預留必要支出。包括紅包、稅金甚至是子女教育金等費用,都將接踵而來,所以第二步驟就是預留這些必要性支出。
尤其針對容易讓不少人債台高築的信用卡高額循環利息,應先將利率較高的貸款(如信用卡循環利息及其他利率超過5%的貸款)償還後;若仍有餘額,可預留年度的必須支出(如包紅包、5月要繳的綜合所得稅款、子女學期註冊費等)。
扣除上述支出後,更重要的是檢視自身家庭保險保障,是否因人生階段變化而有所不足。
如果有,為讓年終獎金發揮最大的價值,建議利用手頭上的資金,及早進行保障或退休規劃。
由於疾病對生活的衝擊及影響日益嚴重,劉秀娟建議,先規劃醫療保障,尤其可考慮多重終身保障的特定傷病險。
像保德信人壽「新特定傷病終身保險」,將28項特定疾病納入保障範圍,當保戶經醫院診斷確定初次罹患特定傷病時,立即可獲得一次給付約定的保險金額,解決罹病後馬上面臨的醫療資金需求。
另外,每年一筆年終獎金,也是民眾預備退休老本的最佳時機。
因應國內低檔利率及貨幣強勢性,劉秀娟建議,不妨以美元年金作規劃。
以「美滿人生美元年金給付型養老保險」為例,是採年滿期制,除了能幫助保戶達成退休目標外,其二年繳方式也可滿足資金充裕的高資產族群短期繳費需求,讓保戶在年金規劃上更具彈性。
對於想要將準備好的退休基金轉化為「終身俸」的人來說,不失為一項便利的工具。
銀行衍生商品 僅4種可賣
2010-12-22 00:54 工商時報
【記者-王立德】對銀行銷售衍生性金融商品小心翼翼,最快明年4月起,銀行對一般投資人僅可銷售4種「陽春版」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銀行公會明日(23)理監事會議將討論「銀行辦理衍生性金融商品自律規範」,據了解,在金管會要求下,僅有外匯保證金等衍生性金融商品可對一般投資人銷售。
銀行主管表示,目前仍處衍生性金融商品復售的「破冰階段」,主管機關希望販售給一般投資人不要太複雜,因此根據草案內容,一般投資人僅能承作「外匯保證金交易」、「陽春型遠期外匯」、「買入陽春型外幣匯率選擇權」,及「買入轉換/交換公司債資產交換選擇權」等4種商品。
綜所稅今年度稅率級距雙降
財部公告提醒新措施 年淨所得50萬省1.1萬
2010年12月22日蘋果日報
【林潔禎、林巧雁╱台北報導】財政部已經於去年公告調降今年度報稅金額級距及稅率,國稅局昨日提醒納稅義務人,明年5月報稅就可適用,其中稅率21%以下的三級稅率將各調降1個百分點,加上級距調整,因此明年報稅時將首次出現稅率與級距雙調整大減稅,可以少繳一些稅。
以4口之家為例、夫妻年所得淨額約50萬元雙薪家庭估計,未降稅前適用13%稅率,應繳稅額約3.6萬元,但依新制計算後,適用稅率降到5%,應繳納稅額降至2.5萬元,減稅1.1萬元。
明年5月申報適用
綜合所得稅稅率及級距調整比較
南區國稅局表示,今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所適用的課稅級距已調整,並調降低所得級距及稅率,最低三級所得稅率分別由6%、13%、21%降為5%、12%、20%。
銀行理專表示,除稅率調整外,在調整之前,所得淨額在41萬元以下者,才能適用最低級距稅率課稅,明年5月申報今年的所得稅時,所得淨額在41萬元到50萬元之間者,原本應適用第二級距稅率,都可以下降一級按5%報稅,減稅利益最顯著。
至於報稅注意事項,勤業眾信會計事務所會計師陳建宏提醒,民眾平常要保留好薪資、收入所得憑證與各種保險收據等,自己試算標準扣除額跟列舉扣除額哪種較有利,並善用「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扶養抵稅,兄弟姐妹以所得最高者申報扶養,可以節稅的空間最大。
試算列舉有利方式
至於不動產買賣,由於近來不動產很夯,陳建宏建議,也要試算列舉跟公式申報何種較有利,列舉指的是列出房屋買賣交易價格相減,若無法列出成本,就要選擇政府規定的公式申報,各縣市的標準不同,納稅人可試算何種對自己較有利。
ING證券董事長陳怡芬提醒,距報稅還有一段時間,但從明年初就會陸續收到一些繳稅憑據,其實為方便民眾申報所得稅,包括保險費、購屋借款利息與教育學費扣除額政府已提供可透過線上查詢或下載資料辦理申報,也就是使用列舉申報民眾可自行上網查詢或下載保險費的扣除額資料,不需另檢附單據辦理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