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4保險新聞一覽表】
保險相關業者與陸方簽約須通報,金管會先審查
國華員工不具公務員資格問題 年底前可望解套
台灣金迎娶國華,年底有譜
AIG執行長本周訪金管會
富邦人壽認購 重慶農村銀股權
中壽成立大陸壽險 找上北京合資夥伴
三大投保成本 先算清楚
美元保單 長年期優選
保險相關業者與陸方簽約須通報,金管會先審查
2010-12-14-工商時報
【記者楊筱筠、魏喬怡/台北報導】有鑑於兩岸金融業往來合作愈趨頻繁,金管會不久前突發文給各保險公司、保經、保代公司,指示凡是與大陸法人及團體簽署合作意向書、合作協議書、備忘錄等文件,都要將草案內容提報金管會審查,才符合程序。
對於金管會突然發此一文,許多業者開始緊張,不知是不是有人誤踩地雷,簽了不該簽的合作意向書,又或者是金管會對於國內業者去大陸開拓商機態度有所改變,紛紛揣摩「上意」。
不便具名的保險業者指出,「這項規定讓人有點無所適從」,例如與大陸地區團體合作的是市場普及性調查,在已經簽署合約的前提下,「是否也要提報給金管會知情?」而且讓保險公司不了解,政府究竟是希望台灣業者能進軍大陸市場,還是要避開?
部分市場人士推估,應是今年以來台灣保險業者與大陸地區合作過於密切,金管會想全程掌握。
公文中規定,包括各項協議書、意向書、備忘錄或其他書面文件,只要是國內保險業者、保險代理人公司、保險經紀人公司、保險公證人公司,與大陸地區法人及團體簽署,都必須將協議草案送審,15天內若保險局未回函,才代表保險局同意,保險公司可繼續進行,但日後協議影本,還是必須送寄金管會。
不過,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昨天指出,此次發文只是釐清「程序」問題,業者不必多加揣測。他表示,現行法令本來就有規定,上市櫃公司若與大陸業者簽約必須經過二關,一是董事會通過,二是董事會通過後2天內要在公開資訊觀測站揭露訊息,並且要提報給主管機關備查,若是15天內主管機關沒有意見即生效。
吳當傑表示,其實在未發此文前,業者怕違反規定,就已主動報備審查,此次發文只是釐清兩岸業者合作的程序問題,並沒有針對合作內容做規範。
國華員工不具公務員資格問題 年底前可望解套
台灣金併國華人壽 有轉機
2010-12-14/經濟日報/A18版/金融
【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台灣金控併國華人壽再現轉機,之前卡在國華員工不具公務員資格,台灣金董事長張秀蓮昨(13)日對此表示,正和主管機關研擬「幾個方案」,希望在年底前能順利解決相關問題,以利進入實地查核階段。
據了解,台灣金對合併國華興趣很高,主要是因為台銀人壽去年新契約保費收入311.2億元,市占率3.36%,排名市場第七,但受限於規模,想再上一層樓的困難不低,台銀內部評估,若能合併既有保險業者,不管人員、保單種類和市占率都可發揮互補效用。
相關主管指出,台銀人壽的產品多由銀行通路出售,但國華的主力卻是在4,000多名業務員,加上國華售出的保單都是長天期傳統保單,台銀人壽則以理財投資型保單為主,雙方有很大的互補性。
但因台灣金是100%國營金控,員工多數具有公務員身分,如果要併購民營業者,勢必會碰到員工資格問題,張秀蓮指出,「這是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之後才能走下去」。
據悉,台灣金、財政部及人事行政局正在討論,不排除讓國華員工先以臨時職員的身分任職,以利合併,之後再採取內部考試的方法讓這些人轉為公務員,但這還需要主管機關同意。
張秀蓮認為,如果順利的話,今年底前相關議案就會有結果,屆時 台灣金將派員前往國華進行實地查核。至於南山人壽標售案,合作金庫及台銀皆表示,已經和投標方達成協議,將提供融資,融資對象則應是由尹衍樑及寶成集團主導的潤成控股。
台灣金迎娶國華,年底有譜
2010-12-14工商時報
【記者王立德、朱漢崙/台北報導】原本卡在國華員工不具備公務員資格,而停擺的台灣金併購國華人壽案出現轉機!台灣金董座張秀蓮昨(13)日指出,年底前有機會順利解決此問題,現在與主管機關研擬方案中,到時就可進入DD(實地查核)階段,離正式併購又近了一步。
據了解,目前內部評估的解決方案,主要之一為辦理人員招考,讓吸納進來的國華人壽員工能透過考試加入台灣金控體系成為員工,此外,由於公務員依法有員額限制,因此台灣金控也在考慮,是否援引台灣金控組織特別條例,將併購事項排除在一般法規的員額限制之外,以對人事問題作更彈性的處理。
臺銀人壽去年新契約保費收入311.2億元,在國內市占率排第7名,卻遲遲無法更上一層樓,因此對於併購國華人壽興趣相當高。加上臺銀人壽、國華人壽的通路、產品線有互補效應,國華人壽的保單多是長天期的傳統保單,臺銀人壽卻是以理財型投資保單為主,而臺銀人壽通路以銀行實體通路為強項,國華則是有4,000多名業務人力,保險同業評估,若台灣金控能合併國華人壽,保單種類跟市占率上都能更進一步強化。
張秀蓮指出,台灣金是100%國營金控,員工多具有公務員身分,在併購民營業者時一定會碰上員工資格問題,「這是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據了解,財政部、人事行政局都正與台灣金控討論,若國華員工先以臨時職員方式合併,再透過內部考試轉為公務員的可行性。不過這些都需要主管機關的同意。張秀蓮指出,順利的話,「年底前就會有結果。
AIG執行長本周訪金管會
2010-12-14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陳欣文/台北報導】AIG執行長班默謝(Robert Benmosche)昨(13)日已經悄悄抵達香港,預計本周內來台,希望能拜會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同時了解金管會對五大買家的最新態度,以期聖誕節前敲定最後買家的出線。
美國AIG集團執行長班默謝今年8月首度來台,當時與南山人壽高層會面,重申AIG將盡力協助政府審查南山股權出售案,希望能盡快完成97.57%股權移轉。這次則將是二度來台,希望深入了解主管機關的意見後,作為決定新買家重要依據。
據了解,這次由美國AIG集團最高決策者班默謝親自出馬,就是希望盡快敲定買家,且這次班默謝來台最主要任務在於能見到金管會的大當家陳裕璋,且將在了解台灣主管機關的意向之後,可能隨即做出決定。
如果班默謝如願和陳裕璋碰頭,這兩大巨頭會面後擦出的火花,被市場解讀這場事世紀併購案的關鍵。
消息人士指出,班默謝最快明天、最慢後天抵台,隨即赴金管會拜訪相關官員,最快可能在聖誕節前敲定最後買家。目前潤成投資、博智金融、國泰金控、中信金控、富邦金控都是入圍買家,AIG希望親自來台了解哪一組買家最符合監理機關的期待,然後盡快做出決定。
至於也是入圍買家之一的國泰金控總經理陳祖培昨天在和NBA合作簽約的記者會後,針對媒體詢問併購南山人壽進度,以及有無違反公平交易法等問題,都不願做出回應,態度相當低調。
富邦人壽認購 重慶農村銀股權
2010年12月14日蘋果日報
【林巧雁╱台北報導】富邦人壽昨公告取得重慶農村商銀在香港上市0.49%股權,投資金額為2.35億港元(約9.07億元台幣)。富邦香港轉投資的廈門銀行計劃明年在重慶開新分行,重慶農商銀也曾表示新股優先考量戰略投資者跟機構法人,富邦認購增添未來想像空間,不過富邦金總經理龔天行強調,純粹只是財務性投資。
「認股只是先暖身」
富邦金副董蔡明興曾表示不排除參股第2家陸銀,雖然台灣目前法規尚未開放本國銀參股第2家陸資銀行,但以富邦各子公司積極與中國金融機構合作的趨勢,認股只是先暖身,不排除法令一開放就搶先參股。
富邦人壽總共認購重慶農村銀4439萬8000股,龔天行表示,是為了投資海外收益更好的報酬,未來也希望多投資海外股權。富邦人壽投資海外目前多為固定收益產品,股票投資較少,未來壽險投資希望提高海外股權投資比重。
重慶農村商銀計劃16日在香港上市,上市價格為5.25港元(約20.27元台幣),承銷商為野村證券跟摩根士丹利,總計募集資金為14.8億美元。
中壽成立大陸壽險 找上北京合資夥伴
2010-12-14 01:05 工商時報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在富邦金正式交出與大陸紫金控股公司合作壽險公司的申請書後,中國人壽也有動作?消息人士指出,設立北京代表處已長達5年的中國人壽,西進大陸合作夥伴似乎有譜,將以北京合資夥伴為主。
不過,中國人壽總經理郭瑜玲對此表示,合作對象一直在找,還沒有具體對象出爐,目前都還在評估當中。消息人士則指出,中國人壽進軍大陸對象,將鎖定北京合作夥伴,且近期內可望會宣布。
事實上,中國人壽在年初就已放話,將找陸銀合資西進大陸,當時透露,有2~3家公司列入評估中。中國人壽董事長王銘陽當時表示,中壽早已符合成立大陸壽險公司的條件,且大陸在去年已通過開放陸銀與外資壽險公司合作,為了搶進大陸市場,中壽在當時就已開始積極尋找合作對象。
郭瑜玲在當時也指出,中壽在大陸已有北京辦事處,除了合資,並沒有考慮參股大陸壽險公司。
事實上,中國人壽在11月底時,與北京市政府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北京市市長郭金龍在當時表示,北京市將與中國人壽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係,推動中國人壽向國際頂級金融保險集團邁進。顯示中國人壽與北京市政府互動密切。
中國人壽在併入保誠人壽業務人員系統後,合併進度相當順利,且在結合保誠人壽的投資型保單後,今年分紅保單跟投資型保單占中壽商品的比重,將從3成立高到4~5成。
中壽今年獲利表現佳,今年入選富比世雜誌亞洲50強的中國人壽,累計前三季獲利28.27億元。
三大投保成本 先算清楚
1. 匯率波動風險 2.保單貸款受限 3.交易匯款費用
2010-12-14/經濟日報/B4版/理財百科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外幣保單吸引民眾的優點眾多,但同時也存在三大投保成本,包括匯率波動風險、保單貸款額度受限和交易匯款相關費用等。
永達保經董事長吳文永表示,外幣保單具有高利率、高報酬、多元資產配置等優點,可是消費者要負擔匯兌的風險及匯款相關費用,因此在投資前應先自我檢視。
以長期理財規劃而言,建議投資人確認是否有退休、高額保障、或資產移轉需求;短期規劃則可從是否有出國進修計畫、外幣投資或短期資金運用需求而定。
市場銷售的外幣保單大致可分為投資型保單及傳統型保單,多屬長期性契約。由於匯率變化難以預測,消費者須自行承擔匯率變動及換匯風險,且保單計價幣別可能受所屬國家政治及經濟變動影響,吳文永認為,都是投資人購買保單時要事前評估的事項。
其次是外幣保單的保單貸款額度相對受限,吳文永說,保單貸款是民眾常用來救急的工具,新台幣保單的貸款額度最高可達保單現金價值的八至九成,但美元保單最多只能借到美單現金價值的二成,且單一保險公司可用於美元保單貸款的總額也受一定限制。
也就是說,若民眾有短期資金需求,相對較難從美元保單取得大筆貸款。
購買外幣保單之前,除考慮本身有無外幣需求,消費者對外幣市場也應要有基本了解,吳文永指出,保險金交付過程中,需經過匯出銀行、國外中間銀行、匯入銀行,民眾投保前最好了解交易過程須負擔的各項匯款費用。
美元保單 長年期優選
預定利率最高4% 保費比台幣商品便宜二成 還可分散匯率風險
2010-12-14/經濟日報/B4版/理財百科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美國推動量化寬鬆政策讓美元持續走貶,美元保單意外翻紅。壽險業者表示,美元保單預定利率達4%,保費比新台幣保單便宜二至三成,又逢美元走弱讓外幣成為熱門投資標的,連帶吸引民眾趁美元低檔投保美元外幣傳統保單。
永達保經董事長吳文永表示,外幣保單泛指非以新台幣計價的保單,包括保險費、保險金額、保單現金價值、保單借款等收付。目前壽險業銷售三種貨幣計價的外幣保單,分別為美元、澳元及紐元;但就傳統保單來說,壽險公司推出的外幣保單僅有美元保單。
吳文永說,全球化浪潮勢不可擋,資產配置不再侷限於單一貨幣;長期看來,美元仍會是未來主流貨幣,外幣保單具備分散幣別風險的特性,將是未來保單趨勢。
對以美元做資產配置的高資產族而言,外幣保單不但具備抗通膨的優勢,保險給付還可免納所得稅、贈與稅、遺產稅,有效做到資產移轉的功能,對稅率愈高的族群節稅效果愈佳。
吳文永相當看好美元保單明年「錢」途,直指對壽險產業是「三贏」保單。
對壽險公司而言,眼下海外投資最困難的莫過避險成本,美元保單的對應資產可免除避險操作。
對民眾而言,相對新台幣保單預定利率多在2.25%,美元保單預定利率4%的投報率高出近50%,雖然近期仍有美元走弱壓力,相對於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歷史低點25元來看,投報率仍高於匯率風險。
其次則是美元保單的保費較新台幣保單便宜二至三成,對政府而言,壽險公司推出美元保單,等於持續匯出美元,多少有助紓解新台幣升值壓力。
對如何挑選美元保單,吳文永指出,首先是看保單設計,最簡單的是看「預定利率高低」,現在最高為4%。
其次是選擇投保長年期保單才有保障,例如美元長期何時升息、何時匯率回升難以預測,投保長年期保單可分散匯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