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客戶在問我終身醫療這個產品,終身醫療保險相較於定期實支實付住院醫療而言,保費高,佣金多,站在做生意的本質上,我應該選擇成本低,利潤高,服務少的產品賣給客戶,對我而言才是最佳的策略。但是我現在並不推薦客戶用終身醫療當做解決方案,為什麼?讓我解釋給你聽。
以終身醫療日額1000元及定期型實支實付醫療每日病房費限額1000元(或計劃10)做比較,對於業務來說,我的成本,及利潤如下表(以下數據皆為隨手以我身邊查得到的產品的大約數值舉例,並無針對特定公司及特定產品,所以我也不會說是哪一家的產品,且定期實支實付型並不包含主約保費。)
|
終身醫療 |
定期型實支實付 |
大約保費收入 |
14000 |
2200 |
大約佣金 |
5000 |
350 |
銷售成本 |
客戶想要終身醫療保障,行銷容易 |
客戶想要終身醫療保障,我必需花五倍的時間說明終身醫療是資金效率不佳的解決方案,且必須做EXCEL,拉一堆終值現值來解釋為何是效率不佳的解決方案 |
服務成本 |
只看日額,理賠固定 |
因為可實支實付,要收據正本(或副本),理賠內容較易所有爭議 |
所以現在,我必須用更多的專業(EXCEL,拉一堆終值現值做比表分析表),花更多的時間成本(銷售時間)去說明,讓客戶選擇我服務成本更高的解決方案,而做這件讓我各項成本都大幅提高的事同時,會讓我的佣金收入少了15倍!是的,一個日額1000的CASE會讓我少賺4000元以上,還不含其他的獎金收入。但是我還是要說實話,終身醫療的解決方案,除了資金效率實在不佳外,還有其它的缺點,我在這一篇終身醫療保險到底保不保險?有提到。
若是以0歲的女性小朋友為例子,以同家的兩種終身醫療日額1000及實支實付型計劃10做比較,把保費的差距拿去做投資,到小朋友75歲時,在不同的長年期平均投資報酬率時,會有如下表的情況:
|
倍數型 |
帳戶型 |
實支實付 |
主約成本 |
0 |
0 |
1610(廿年) |
年繳保費 |
14910 (廿年) |
11830 (廿年) |
0歲 2207元 ~ 75歲 8750元 階梯式保費 |
理賠總金額上限 |
250萬 |
100萬 |
無 |
保障期間 |
終身 |
終身 |
至75歲 |
1%終值 |
134274 |
15876 |
0 |
4%終值 |
2299857 |
1475122 |
0 |
6%終值 |
9366902 |
6406458 |
0 |
9%終值 |
66869953 |
47219791 |
0 |
那麼長年期的投資報酬率我們用多少來估比較好呢?巴菲特2009年寫給股東的信中有提到一個數據我們可以當參考,1965 – 2009 in S&P 500 with Dividends Included(S&P500指數包含配息)9.3%(代表S&P500的巿場年平均報酬率)。
這代表只要我們擁有巿場報酬率(不需要打敗巿場,只需要跟巿場一樣好),在長期投資(超過40年以上)的情況下,要獲得4%~6%的報酬率而言,是有機會的(但並無保證)。
如果我們用樂觀一點(6%)的情況來看上表,
若你選擇倍數型終身醫療,會讓你小孩75歲時,少了936萬的錢(終值)。
如果選擇的是實支實付加長期投資這個解決方案,你把250萬移作終身醫療準備金使用,你小孩還有686萬的現金可以自由使用。
若你選擇帳戶型終身醫療,會讓你小孩75歲時,少了640萬的錢(終值)。
如果選擇的是實支實付加長期投資這個解決方案,你把100萬移作終身醫療準備金使用,你小孩還有540萬的現金可以自由使用。
看到了嗎?不同的解決方案,造成結果的差距可以這麼巨大!這就是為什麼我寧可花更多的時間去說明為何不要用終身醫療來當解決方案的原因,這個上百萬的巨大差距實在是我們不能忽視的!
而且投保定期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除了資金靈活可做運用,讓自己掌握貨幣的時間價值之外,還有的彈性的優點。當投保過程中,業界如果出了更新更好的醫療保險,消費者(健康體)能隨時更換到新的醫療保險合約。如果投保的保險公司出重大財政問題,消費者(健康體)也能隨時更換到那時巿場上財務相對穩健的保險公司的醫療險,可說是進可攻、退可守,不會綁死在同一家保險公司的單一產品上。
最後還是要說,即使有了上面的說明,但是每個家庭及每個人,情況都不能同一而論,終身醫療或定期醫療都不過是金融工具的選項之一,最終還是要回歸理財規劃的精神,依照我們的人生的需求,來找最佳的解決方案,才是真正邁向財務自由及幸福理財之道!
您或許會有興趣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