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是研究組織激勵時應用得最廣泛的理論。


分隔線的下面是維基百科的參照,如果關於馬斯洛需求理論不清楚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面的說明。

馬斯洛需求理論是組織激勵時常用的理論,那跟理財有什麼關係呢?

如果你有在看我寫的富足人生:要錢還是要命這篇文章的話,你大概能理解我現在提出馬斯洛需求理論的用意的。

富足人生這本書的概念,從人生的觀點出發,它指出財最重要的是要回歸基本面,也就是以自己的理想生活為依歸,再去找尋最適合自己理想生活的理財方法,以自己人生為本的理財觀念出發,才不容易陷入追高殺低,做了"扣款在斷頭山,停扣在阿呆谷"的傻子,以自己人生為本的理財解決方案,才會讓你始終有一顆平常心去面對獲利與虧損。

俗話說的好,帳面損益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賺不是你真的賺,賠也不是你真的賠,一切都只是數字來來去去,就像當年六祖惠能看風吹旗動,有人說是風在動,有人說是旗在動,只有六祖知道,是心在動。投資理財就好比風吹旗動,一有風吹草動,投資人就寢食難安,食不知味。我記得有位老師跟我說過,你的風險承受度有多少,只要你睡前想一想你的持股,你的基金,你的資產配置,想完不會睡不著的,就是你可以承受的風險,如果一想就睡不著,就代表你的理財風險太高,不適合目前你的情況。

同理,只要你想想,如果得癌症,保險夠不夠?醫療預備金夠不夠?騎車或開車出門回不了家,回了老家,你的意外險夠不夠安家?生重病要開刀或長期住院,你的醫療險額度夠不夠支付?能不能讓你安心養病?只要你想想,覺得這些風險你做預先做好風險控管時(無論你的解決方案是風險轉嫁或是風險自留),任何事情發生都不會影響你跟你的家庭的生活品質時,你的理財保障這一塊,就已足夠。

可是人常常會欺騙自己,不願面對事實的真相,說服自己買的股票不會跌,趺了的股票會再漲回來;催眠自己不會生重病或長年病,相信自己開車永不會發生意外,總覺得自己永遠不會是保險新聞上的那一個劇悲人物。這就是人性,好事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壞事總是會落在別人家,但問題還是存在。今天不是不面對問題,問題就會自己消失。不面對問題,問題它依舊存在,唯一的不同是你又老了一歲,投資的波動對你來講一天比一天更不能承受,身體的情況也讓你離做好完整保險規劃的健康體越來越遠,於是我們眼睜睜看著時間從我們的朋友,變成我們的敵人,我們想要低風險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越來越難。更令人難過的是這個結果還是我們親手造成的,於是人生從總是不斷的後悔,進化到總是不斷的遺憾。

 講句沒輸嬴的,沒錢沒尊嚴!在這個對男性附加過多期待的社會,對沒錢的男性而言更是如此。看到重點了嗎?沒錯,就是尊嚴,它高居在馬斯洛需求的金字塔上層。一個良好的財務狀況,一個完整的個人財務系統,除了能滿足你生理需求及安全需求外,更能進一步滿足你的社交需求(跟朋友聚餐總要花點錢吧!)。巴菲特說過一句名言:我還有點錢(在金融風暴後),財務獨立自主甚至財務情況良好到金融風暴後還能說"我還有點錢",才能滿足我們的尊重需求。對大部的人而言,開口跟別人借錢或是開口要錢,是非常丟臉的一件事!

當然,有了足夠的錢,當我們不再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而老鼠賽跑時,我們才真的有時間去想想,該怎麼實際的執行人生的志願,也就是自我實現。

而每一步需求的滿足,都在在的反應了我們對人生的定義,我們對自己的要求。生理需求,有些人一餐吃50塊就很開心,有些人一餐吃掉500塊才足夠,每個人對吃的要求程度不同,你吃五十塊錢的便當,也許比我吃一千元的王品開心。重點不是你吃了多少錢,而是你多吃少錢的東西你會覺得幸福?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同,就像是每個人對人生的追求不同,你喜歡青菜,不一定勝過我愛蘿蔔。所以這五大需求要被滿足所需花的錢,因人而異。如果因人而異時,別人要賺五千萬,把肝都操壞還不收手時,你又何苦跟他拚命?

想想你的需求,需要多少錢才能滿足?再去算算看,在存到這筆錢之前,你的保險夠不夠,能不能確保你夢想的實現?如果你的夢想是希望小孩有出息,你就該檢視自己的壽險夠不夠,而不是保險業務規劃100萬你就買100萬,因為那是他的需求,不是你的需求。照你的需求,需要怎麼樣的投資策略,才能在有生之年完成你的自我實現?若你發現你的投資只需要每年3%就已經足夠完全你人生的夢想時,你又何苦一定要追求20%的獲利?要知道高獲利通常伴隨而來的就是高波動,高壓力,20%的獲利不一定等於帶給你20%的快樂。

看看富足人生的概念,再想想馬斯洛的五大需求,也許,你該在這個週末留點時間給自己,找個安靜的海邊,無人的山上,拿支筆,帶張紙,好好的思考。因為,這是你的人生,你該對自己負責。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


1.生理需求


對性、食物、水、空氣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這類需求的級別最低,人們在轉向較高層次的需求之前,總是儘力滿足這類需求。一個人在飢餓時不會對其它任何事物感興趣,他的主要動力是得到食物。即使在今天,還有許多人不能滿足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樣,在安全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之前,人們唯一關心的就是這種需求。對許多員工而言,安全需求表現為安全而穩定以及有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退休福利等。主要受安全需求激勵的人,在評估職業時,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求滿足的保障。如果管理人員認為對員工來說安全需求最重要,他們就在管理中著重利用這種需要,強調規章制度、職業保障、福利待遇,並保護員工不致失業。如果員工對安全需求非常強烈時,管理者在處理問題時就不應標新立異,並應該避免或反對冒險,而員工們將循規蹈距地完成工作。


3.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包括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係的需求。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滿足後,社交需求就會突出出來,進而產生激勵作用。在馬斯洛需求層次中,這一層次是與前兩層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層次。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影響員工的精神,導致高缺勤率、低生產率、對工作不滿及情緒低落。管理者必須意識到,當社交需求成為主要的激勵源時,工作被人們視為尋找和建立溫馨和諧人際關係的機會,能夠提供同事間社交往來機會的職業會受到重視。管理者感到下屬努力追求滿足這類需求時,通常會採取支持與讚許的態度,十分強調能為共事的人所接受,開展有組織的體育比賽和集體聚會等業務活動,並且遵從集體行為規範。


4.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既包括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別人按照他們的實際形象來接受他們,並認為他們有能力,能勝任工作。他們關心的是成就、名聲、地位和晉陞機會。這是由於別人認識到他們的才能而得到的。當他們得到這些時,不僅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同時就其內心因對自己價值的滿足而充滿自信。不能滿足這類需求,就會使他們感到沮喪。如果別人給予的榮譽不是根據其真才實學,而是徒有虛名,也會對他們的心理構成威脅。在激勵員工時應特別注意有尊重需求的管理人員,應採取公開獎勵和表揚的方式。布置工作要特彆強調工作的艱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等。頒發榮譽獎章、在公司的刊物上發表表揚文章、公布優秀員工光榮榜等方法都可以提高人們對自己工作的自豪感。


5.自我實現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的目標是自我實現,或是發揮潛能。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要滿足這種盡量發揮自己才能的需求,他應該已在某個時刻部份地滿足了其它的需求。當然自我實現的人可能過分關注這種最高層次的需求的滿足,以致於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滿足較低層次的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占支配地位的人,會受到激勵在工作中運用最富於創造性和建設性的技巧。重視這種需求的管理者會認識到,無論哪種工作都可以進行創新,創造性並非管理人員獨有,而是每個人都期望擁有的。為了使工作有意義,強調自我實現的管理者,會在設計工作時考慮運用適應複雜情況的策略,會給身懷絕技的人委派特別任務以施展才華,或者在設計工作程序和制定執行計劃時為員工群體留有餘地。


馬氏需求層次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依金字塔的最底層到最高層,需求層次如下:(為後來增加的需求) 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愛與隸屬需求 4.尊嚴需求(尊重需求、自尊需求) 5.自我實現需求 6.超越個人或靈性的需求(為1969年提出的Z理論)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A%9A%E4%BC%AF%E6%8B%89%E7%BD%95%C2%B7%E9%A9%AC%E6%96%AF%E6%B4%9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01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